
(通讯员 陈舒)9月17日下午,我校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19年秋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议,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樊昀瑛、助学服务部主任陈舒、贷款管理部副主任张妍迪、学生处思想教育科副科长宋伟、各学院学工办主任、资助专员及2019年新进辅导员参加会议。
会上,管理学院团学办副主任李思源、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资助专员付小丽、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辅导员刘恋、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辅导员陈伟结合工作实际,分别从困难生认定、奖助学金评审、助学贷款、资助育人几个方面做了分享交流。
樊昀瑛就扎实开展好2019年度秋季学期的学生资助工作强调:一是提升资助工作的政治站位。要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资助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,这是一项民心工程、德政工程,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,结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的开展,多想资助工作的初心是什么?找找差距和问题,提出建议措施,从而整改落实;二是政策落实到位。讲好“两节课”,开好主题班会,实地走访学生家庭,把国家、学校的奖励资助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学生和受助学生家里;三是精准资助到位。做到资助对象精准,资助标准精准,资金发放及时;四是资助育人到位。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,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,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加强励志教育、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,构建物质帮助、道德浸润、能力拓展、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。
新时代赋予学生资助工作新的使命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下,我校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《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精准认定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,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,加强与扶贫等部门的协作,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、农村低保家庭学生、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、孤残学生、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的资助力度,实现资助政策全覆盖和“应助尽助”,切实发挥学生资助助力脱贫攻坚重要作用。把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努力建设有温度、有智慧、有内涵的“三有育人”学生资助体系,构建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资助育人格局,切实提升资助育人成效,努力提高新时代学生资助水平,为助力脱贫攻坚、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。